liuzongyang 发表于 2016-3-1 09:05:21

互联网医疗爆发,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13个投资方向?

    http://www.iyiou.com/Public/WWW/pc/images/btn_user.pnghttp://www.iyiou.com/Public/WWW/pc/images/btn_search.png
  2月27日,老榕树网参加了由独角兽工作室与网易健康主办的“2016中国在线问诊行业论坛(北京场)”。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春雨医生CMO刘成平、一呼医生CEO马海平、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蓝驰创投投资总监乔继英等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医生以及投资人,论坛首先发布了独角兽工作室《问诊类移动医疗App分析测评报告》并进行了解读。随后,刘成平、马海平、于刚、乔继英发表了主题演讲。最后,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主持了圆桌论坛。以下是亿欧网整理的各位嘉宾演讲以及圆桌论坛发言的精彩内容和主要观点。
  春雨医生CMO刘成平:《从线上问诊到线下服务的跨越》



  刘成平首先介绍到,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就医的麻烦感触很深。互联网医疗包括春雨医生在内的目标就是让医生能够和蔼可亲地与患者对话,就医环境轻松、愉快、有序,看病省钱、省时,这才是理想中的医院。
  随后,刘成平介绍了春雨医生的三个阶段:
  春雨医生1.0阶段:2011年春雨医生上线,提供轻问诊服务,类似滴滴打车的模式,利用医生的空闲时间,随机分配医生为患者在网上解答患者健康问题;
  春雨医生2.0阶段:2014年做了空中医院,让医生在春雨“开淘宝店”,医生在春雨售卖产品、服务,只要患者愿意买就可以了,这样患者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想找的医生,而不是每次网上咨询都是陌生的、不同的医生,这样解决了患者问哪个医生的问题;
  春雨医生3.0阶段: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强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让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病看好,2015年春雨推出了私人医生服务,线上+线下,O+O,为什么不是O2O呢?因为春雨做的不是把线上流量导流到线下,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春雨网络问诊与合作的春雨医院有机结合,为患者和用户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线上与线下是个联动的过程。当然,线上的医生与线下的医生有可能是同一个医生,也很大可能不是同一个医生。
  以前大家怀疑网络轻问诊的数据信息缺乏,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西医讲究视触叩听,这一切都归结为数据,医生需要数据来做出治疗判断。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如何丰富这些数据呢?每次患者看医生只代表患者此刻的状态,每张化验单只代表患者此刻的状态,这是切片的数据。如何才能连贯起来呢?医生需要的不是切片数据,而是连续的数据。私人医生会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不断地丰富它。一个患者的画像在春雨系统里就变得更加连续、真实。但是,毕竟线上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线上普通医生先解决60~70%的问题,对那些线上解决不了的患者,把这些患者导流到线下,线下“中层”医生解答30~40%的问题;最后,线下的大医生去解决那些疑难杂症。2015年春雨已经合作了近300家诊所。这其实就是一个分级诊疗的过程;另外,春雨还做了春雨国际,针对一些对国内医疗质量不信任的“土豪”的患者,输送到国外去治疗。
  总而言之,春雨医生就是希望搭建起平台,把医生的闲暇时间以及线下医院的闲置空间跟患者连接、匹配,最终达到理想中的医疗模式。
  一呼医生CEO马海平:《在线问诊的模式创新与商业变现》



  首先,马海平介绍了从诊后切入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原因。2014年年中,马海平开始产生在医疗行业创业的愿望,经过广泛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互联网医疗行业产品大多是诊前的轻问诊,当时没有发现有公司切入诊后的领域,经过分析后发现了消费者的痛点是“见医生时间短,走了之后欲言又止,但是医生不会给他电话号码”,实际上三甲医院有很多的患者去复诊的,这些复诊患者在医生来讲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医院,即使去了也是挤占了门诊资源,只会医患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就推出了一呼医生。现在,从一呼医生的医生端、用户的数据都证明诊后的需求很强烈。
  医学要讲究定性和定量,需要数据支撑,陌生医患治疗有风险,不严谨。诊后的互联网医疗由于有了先前的面诊、化验单资料,医患交流更有保证。
  另外,很多患者拥有二次诊疗(二次诊疗意见)服务需求。很多患者对本地和身边的医生不信任,往往还需要去大城市的大医院,找大专家的医院看一下,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征求意见,让大医生对他们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方案作出判断。二次诊疗在国内只有少数的保险公司在做,一般是处于商保控费的目的,而国外这是非常发达的。因此,一呼医生推出了“约见专家”服务,专门针对已经反复求医或大病、慢病和疑难杂症的患者。
  医疗资源紧缺,互联网医疗还处于发展初期,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率运行。
  在BAT中,外界认为百度的医疗只有线上,没有线下。实际上,百度是所有企业中与传统产业结合得最深、最紧密的企业,没有之一;
  关于互联网医疗行业趋势,马海平给出了3个观点:
  1、2016年,互联网医疗公司会真正走到前台,走到人民中间去,走到广大消费者面前,互联网医疗的渗透率会大幅增加;
  2、互联网医疗2016年会出现“O2O化”,不管什么二组合拳,都逃脱不了供求比失衡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白搭,医疗服务是有成本的;
  3、所有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应该共同面对行业的变化,共同的目标是促进行业的发展,而不应该搞内斗。关于竞争,可以借鉴特斯拉高管的话——我们开放专利,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与所有的电动汽车公司共同的敌人是汽油汽车,所有的电动汽车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互联网医疗行业也是一样,少一些无谓的内斗,多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小儿眼科线上到线下的(转变)实战攻略》



  首先,于刚介绍自己当了15年院长,后来在北京儿童医院当了12年的眼科主任。以前看病往往是熟人介绍、请客送礼,目的就是拉近医患的关系。而现在,互联网拉近了医患的关系,把医患关系的不对称做了改进,通过互联网医患的交流更平等,更直接。
  注意到儿童医院的患者都是年轻妈妈,有文化,会上网,于是在2004年开始萌发了一个想法,通过互联网打造一个“虚拟眼科”。去儿童医院看眼科,患者就诊前查询三种方式:1、相互之间的介绍,口碑传播主要方式之一;第二、广告,2004年的时候医院广告很盛行,最具代表的就是莆田系医院的公告;第三、网络。打造一个虚拟的眼科,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一虚一实。“虚拟眼科”能够做到:医生选患者,患者选医生,医医分享,患患分享,医患分享。自己从医生学到了很多,从患者也学到了很多。2004年自发建设了儿童医院眼科的网站——宝宝眼(www.baobaoeye.com)。虽然在儿童医院有好多信箱,但是效果不佳,有了这个网站之后才真正了解到患者对就医的批评、感谢、体验等想法。
  品牌医生的打造要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威力。9年前,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讲课,让导演把宝宝眼网站用摄像机照了一下并且电视播出,第二天网站访问量达到17400多,还有400多个寻医问药的帖子。儿童医院眼科的线下问诊量翻倍增长。这就是网络的威力和魅力。
  医生如何完成品牌塑造?要做到三条:用心、用情、用时间。儿童眼科医院几位医生在好大夫上总共1.2亿的访问量是牺牲了亲情、父爱、母爱、身体健康而换回来的,打响知名度没有任何捷径。品牌医生的特质:第一、有学识;第二、精彩文章;第三、个人精湛的医学水平;第四,良好的道德心理。品牌医生是情商与智商的完美结合。品牌医生不仅仅要提高个人艺术,还要对媒体网络有高度的敏感性。
  对互联网医疗的创业者的希冀:要给医生做出更好的平台,把医生都圈在自己的App上不好,医生不愿意用App,医疗类的App承载的东西太重,医生需要更好的工具来服务。
  蓝驰创投投资总监乔继英:《2016年移动医疗的投资机会何在?》



  南方所在2010年有一个报告指出,2010-2019年会是中国医疗行业的黄金10年,这个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会超过22%。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三个证据(驱动因素):第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个证据是慢性病;第三个证据是医保覆盖。
  美国的移动医疗现状:从2011年-2015年,美国移动医疗投资前三年每年的投资额都在10-20亿美元之间;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投资额都超过了40亿美元,5年间行业增长率达到30%,这个数字说明移动医疗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非常重要的行业。2015年,美国有248家公司获得了总共278笔投资,也就是说有的公司一年融资了至少两次,总共融资43亿美元,大概每家公司都有1000多万美元的融资,移动医疗占了整个健康行业的7%,这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比重。另外,有336家投资机构在投资移动医疗企业。那么,到底是什么资金在参与移动医疗的投资呢?20-30%的是战略/企业基金,其实我们在中国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很多上市公司,比如上市的地产公司都有参与投资,这个行业差不多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中国的移动医疗现状:从移动医疗用户数来看,2015年中国的移动医疗用户数达到了1.5亿左右;从融资规模来看,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投资案例达到221起,规模15-16亿美金以上,这意味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在爆发。互联网医疗的企业数量在2000-3000家左右,实际可能更多;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中比较热门的领域有:慢病管理、医药电商、医生集团、远程医疗、垂直专科、医疗新媒体,都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从行业的态势来看,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医生社区、母婴管理,经期管理等这些行业的巨头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过去5年中国医疗行业的8个特征:
  ①抗生素退出了医院用药第一名;②药品加成的取消,药房托管;③医生的觉醒;④三甲医院依旧是医疗服务的主力;⑤分级诊疗;⑥医保的压力非常大;⑦医患矛盾突出;⑧互联网医疗的崛起。
  2016年值得关注的13个移动医疗投资机会:
  ①有效的慢病管理;②互联网保险;③诊断和积极预防;④提高医生整体职业水平;⑤电子病历;⑥护理领域;⑦帮助制药公司加快开发新药;⑧健康管理;⑨简化医疗流程,提升就医体验;⑩老年市场;疑难杂症攻克;精准医疗;未来的处方药放开。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您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亿欧网"或者"i-yiou
",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亿欧网建立直接联系。


                                                  

198644 发表于 2016-12-15 15:39:22

真是 收益 匪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网医疗爆发,2016年投资人关注哪13个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