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正在农村跑马圈地,或成又一重大变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
过去,做农村金融似乎是政治任务,是扶贫课题。而如今,传统金融机构一听就皱眉头的农村金融却正在迎来“新玩家”――互联网公司。
2011年,银监会发布《关于继续做好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彼时,互联网金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汇。时间来到2016年年初,“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的表述已经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此时,农村金融已成为互联网公司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无论是大佬还是创业公司,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金融玩家纷纷卷起裤管“下乡圈地”。
对于“新玩家”入场的意义,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黄延信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以往农村金融是一潭死水,他们入场后就把这潭死水搅成了活水。
黄延信解释道,农户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金融组织的竞争,原有的金融机构缺少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压力和动力。“新玩家”进入,意味着农村多了新的金融组织,给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有利于促进已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互联网大佬此番“高调示爱”农村金融,可谓有备而来,特别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更是依托已有的电商平台,不只做金融,而是会渗透到三农的“全产业、全过程”。而通过平台积累的农户的消费、支付、物流等多种数据源又会成为未来农户贷款的基础数据,这无疑是互联网公司渴望看到的良性循环。
互联网正在重塑农村金融。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支点撬动农村经济发展,乃至“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缺少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黄延信表示,金融本身是一个纽带,通过它可以把各种要素连接起来,起到黏合剂的作用。同时,金融也起到血液的作用,运转得越快,生命力越旺盛。
农村金融正被互联网公司视作一个大风口,另一方面,正如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在一篇文章中所讲的那样,互联网能成为解决农村工作难点的手段。从互联网在农村发展的趋势来看,将会展现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我国农村又一次重大变革。
农村金融,已从无人愿意开垦的“处女地”,变为互联网大佬眼中的大蓝海和大风口。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要在未来3至5年,在全国1000个县撬动万亿的社会信贷资源。京东已建成15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覆盖27万个行政村。
互联网金融正在农村跑马圈地
不需要任何抵押品,也不用经过复杂的申请审批过程,更不需要找人托关系送礼,低三下四地求人,只要点一点手机,农民们就可以凭借“信用”获得购买种子、农药、化肥、鱼苗、仔猪……的贷款,待丰收或成熟后再还款,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利息还不高。有了钱,农民们就可以建大棚、盖猪舍,甚至买台无人机洒农药……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猕猴桃、苹果树、鸡鸭鱼猪……买份保险,即使遇到天灾,也不用再担心一无所有。
这不是畅想和愿望,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享受这些“金融服务”的是过去连张信用卡都办不了的普通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ATM机都没有用过,取钱都要骑车十几公里到镇上。
农村金融,这个几年前还无人愿意开垦的“处女地”,正在成为互联网大佬眼中的大蓝海和大风口。野心勃勃的大小玩家们,正在试图进入这些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寻求一切可能的机会。
今年1月,蚂蚁金服成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针对三农用户的生产、经营、生活提供各类普惠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保险、融资、征信等。3月,蚂蚁金服还宣布了一个名为“千县万亿”的计划,要在未来3至5年里,在全国1000个县撬动万亿的社会信贷资源。4月底,蚂蚁金服在B轮融资后宣布,将普惠、绿色、农村和国际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
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嘉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15年,蚂蚁金服旗下的三大农村金融平台:旺农付(支付)、旺农保(保险)和旺农贷(贷款)的三农用户数分别达到了1.5亿、1.2亿和2200万。
目前,蚂蚁金服已与多家农村金融机构联通,一方面为农村用户开通线上支付通道,方便他们线上、线下购买生活、农资用品;另一方面对接金融机构和农户,满足农户消费、农资购买等信贷以及保险需求。展露大野心的还有另外一个电商巨头。2015年3月,京东提出农村电商“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战略(FactorytoCountry)、生鲜电商战略(FarmtoTable)和农村金融战略(FinancetoCountry)。去年9月,京东金融高调发布了农村金融战略,要做全产业链和全产品链的农村金融。随后,京东金融专为农村市场打造的消费信贷产品“乡村白条”,农村信贷品牌“京农贷”和农村理财、农产品众筹业务都已上线。
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截至目前,京东已经建成15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1500多家京东帮服务店,招募27万名乡村推广员,覆盖27万个行政村。
此外,苏宁、新希望、宜信、翼龙贷、领鲜金融、什马金融、1号钱庄等都已经在农村金融领域“跑马圈地”,他们多借助原有业务的渠道和资源优势,引入金融服务。
比如,苏宁有遍布乡村的线下门店,先天拥有金融O2O的优势;新希望本身就是扎根农村的农牧巨头,从饲料销售向养殖和消费扩展,刘永好还与雷军一起成立了“四川希望银行”,主打小微三农服务;什马金融依托自身在农村电动车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将遍布农村的电动车购销网点发展成为自己的线下门店,让电动车的经销商担任金融产品经理;互联网金融明星企业宜信也已在90多个农村地区设立贷款网点,并陆续开发宜农贷、农商贷、宜信农资租赁等农村金融产品;翼龙贷在乡镇地区设立上万个贷款点,并向农村地区发放贷款百亿元;领鲜金融则专注于养殖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去年贷款业务达到5000万。
2015年,蚂蚁金服旗下的三大农村金融平台:旺农付(支付)、旺农保(保险)和旺农贷(贷款)的三农用户数分别达到了1.5亿、1.2亿和2200万。
不是“颠覆”,是“拓荒”
与在城市被视为“颠覆者”不同,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则扮演“拓荒者”的角色。在一片荒芜甚至空白的农村市场,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没有各种壁垒和天花板,金融“新玩家”们可以尽情尝试开发那些传统金融无法触及的“新大陆”,最终做大农村金融这块蛋糕,或者更应该叫“香饽饽”。
过去,一提到农村金融,自然首先会想到农村信用社,它是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近年来,虽然大量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但是诸多原因导致农信系统改革举步维艰,存款来源越来越少,还背着历史的包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是渠道下沉不到广袤的农村,在一年也没有几笔业务的村庄设立网点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是农村业务成本与收益难以匹配。农村贷款金额不大,仅几千元或数万元,只是一般银行贷款业务的百分之一,但其操作成本却所差无几,甚至更高。额小量大,必然带来坏账率比较高,地域分散又利润率低,传统商业银行自然不会喜欢。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传统银行运作方式,缺乏担保、信用空白、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导致农村金融想做也没法做。农民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固定收入,集体土地无法抵押,不要说从银行贷款,连办个信用卡都很难。因此,在农村,要想从信用社、银行贷到款,托关系、送礼、给回扣并不少见。更多的人则只能选择利率高、不规范的民间借贷。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占到69.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
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缺乏最基础的金融服务,无论财富增值或是融资需求,需求与供给长期得不到匹配。毕竟,金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而农村金融这个巨大的市场,基本还处于半荒蛮状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民的消费习惯、支付习惯、金融认知都产生了变化,互联网公司能够从多种维度获取农户数据,用贴合农民需求的金融化产品取得农民信任,与传统金融一道服务农村市场。”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说。
不需要任何抵押品,也不用经过复杂的申请审批过程,更不需要找人托关系送礼,低三下四地求人,只要点一点手机,农民们就可以凭借“信用”获得购买各种农资的贷款。
互联网带来农村金融“新玩法”
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农村金融的“新玩家”们不是仅仅做贷款、还款,而是会渗透到三农的“全产业、全过程”。
金融下乡并非孤立棋子,与电商下乡相辅相成
陕西省周至县是国内最大的猕猴桃产地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猕猴桃的“祖籍”所在地,北吉果蔬专业合作社是周至县极具规模的猕猴桃合作社,社员涵盖了当地数百户果农。这些社员现在的生活很轻松,他们只需要种植好自己的猕猴桃,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因为他们可以从蚂蚁金服申请贷款,然后线上购买已经经过保险认证的果苗、化肥、农药等农资用品,等待猕猴桃成熟后,可以直接通过天猫超市销售到全国,完全不用担心销路。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都不只是金融业务在农村战斗。做金融服务并不是一着孤立的落子,而是一盘大棋当中的关键一步。金融下乡与其电商体系的下乡相辅相成,他们在农村金融领域都不仅仅做贷款、还款,而是会渗透到三农的“全产业、全过程”,这也是他们与传统金融机构非常大的不同。
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也启动了一个“千县万村”计划,要在未来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蚂蚁金服的“千县万亿”无疑和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相辅相成。阿里巴巴下沉的渠道,遍布乡村的“村淘合伙人”、菜鸟物流配合都成为金融得以渗透至经济末端“毛细血管”的重要支撑。
“农民的儿子”、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一直不掩饰自己要做大、做好农村市场的野心和情怀。京东县级服务中心、“京东帮”服务店和数十万乡村推广员在不停地把商品和金融产品、服务带到农村,同时也把农村的产品送往城市。
这些都成为互联网公司庞大的“地面部队”。“农村用户相对于城市用户,接收信息的来源渠道单一,我们主要通过乡村推广员、合作渠道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培训和推广,以点带面,‘教育’农村用户。”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说。
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嘉轶表示,蚂蚁金服也是通过阿里巴巴的村淘合伙人以及合作伙伴(例如中和农信)来向农村用户介绍金融服务。“这两种方式都建立在提供服务的人对当地情况和农村用户比较了解的情况下。”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早期发展农村的口号,其实,当下的逻辑是类似的。要真正激活农村市场,金融服务是像“路”一样的基础设施,以此为基础,可以激活农村市场的生产和消费。农民们从阿里、京东贷款扩大生产、增加收入,之后也会去阿里、京东的平台上消费,这是互联网公司渴望看到的良性循环。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件事。试想一下,当数以亿计的农民拥有了支付宝账号和京东账号,他们的基本信息,消费、信贷、理财、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就会全部留存在阿里和京东的体系当中,这在未来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可能性和想象力。
“新玩家”如何应对老问题?高大上与“土掉渣”的手段相结合
“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爆发区域极有可能是在农村地区,往往是越落后的地方,对金融服务越是渴望,相应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空间就越大。但是农村互联网金融也是难啃的‘香饽饽’。”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确实,传统金融在农村面临的诸多问题,互联网金融也一样会遇到,比如地域分散、成本高昂、风险控制难等。
在吴文雄看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可以便捷地推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再受传统金融的网点限制,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所需的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认为,互联网技术带给普惠金融新的可能性,比如移动互联网使得金融更有效地触达用户;云计算等创新技术降低了金融的成本;大数据征信体系和风控手段,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可更有效甄别风险。
而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智能手机并不昂贵,操作方便易学,农民使用互联网的门槛大大降低,农村网民数量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数都在快速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这意味着大量农民的行为可被数据化。
“与城市用户相比,农村用户确实缺乏数据化的履约能力证明,也缺乏‘像样’的抵押物。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与契机。在我们与中和农信等合作伙伴实地考察时发现,很多农民用户可能家徒四壁,但信用满堂。”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嘉轶说。
陈嘉轶表示,目前蚂蚁金服在农村确实是做纯信用无抵押贷款。“通过村淘合伙人和合作伙伴(如中和农信)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审核贷款人以控制风险。这些贷款数据又会成为日后这些农村用户贷款的基础数据,进入良性循环。”
实际上,先于金融到达农村的电商业务,已经为蚂蚁和京东积累了大量数据。“互联网则能够利用大数据手段获得农户的消费、支付、物流等多种数据源,通过数据与科技手段描绘用户画像,同时,结合线下推广员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产品共同为农民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说。
和传统金融一样,农村金融的业务逻辑中,风控始终是第一位的。虽然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风控,让“信用”成为稳妥的抵押物,但对于数据单薄的农村市场仅此是不够的。所以,蚂蚁和京东都是通过当地的合作伙伴,用“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考核与风控,高大上的线上平台与“土掉渣”(熟悉当地情况)的“地面部队”整合作战。
“京东农村金融是关注全产业链和全产品链的,我们会在基于全产业链,即从原料、种植、收购和销售全流程提供服务,同时每个节点的服务也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时,加入保险和担保等金融工具,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比如,京东金融直接与农产品渠道经销商、农资生产企业等第三方企业建立合作并划拨贷款,实现专款专用。”洪洁说。
洪洁还表示,中国农村金融的最大问题是各个地区业态差异性太大,风控手段并不能完全复制,只能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其中,寻找最熟悉当地情况的合作伙伴是关键。农村金融需要改变传统金融“自上而下提供金融产品”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农村“自下而上的需求”去设计产品,满足需求。
农村,互联网公司眼中的“新大陆”
未来的5到10年里,农村将会迈过城市经历的20年的演化,从IT化到互联网化到移动互联网化。10年之内,会产生一大批百亿美金市值的农村互联网公司。
中国发展农村金融可以参考的国际经验非常有限,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跟小微企业一样,都是金融领域的国际性难题。几乎是唯一一个成功案例的格莱珉银行,其经验也很难复制到广袤而复杂的中国农村。
孟加拉人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近40年风雨兼程,累计放贷165亿美元,服务865万农村妇女,尤努斯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格莱珉模式却无法大规模复制,除了在孟加拉,在其他地区罕有成功。“格莱珉银行还是基于传统风控手段,规模受限,运营资金和成本很高。”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说。
但如果农村金融仅仅是扶贫金融、政策金融,无法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性,那么,其自身也很难健康持续发展。尤努斯也认为,农村小额信贷要做到社会目标和盈利目标的结合。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此前曾表示:扶贫不是慈善,不能靠捐助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扶贫需要创新,农村金融绝不是靠刷墙,扶贫也绝不能靠蛮力,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等创新手段;扶贫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依靠生态合力,少数几家机构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该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商业和金融环境,让更多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农村金融才能可持续发展。
不少专家认为,不做电商、金融和大数据的产业链闭环,农村金融将很难做实、做活。只有基于产业链而形成的闭环,既掌握着买与卖环节,又成功地在其中嵌入了金融服务,才有可持续性。
谈到农村金融的盈利问题,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曾表示:“至少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实际上,在过去5年多,蚂蚁金服主导的网商银行以及它的前身——阿里小贷,为近40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7000多亿贷款。金融业务激活了小微企业的活力,不能不说,这些小微企业也成为了今天阿里生态的重要基石。
如今扩展到农村金融市场,逻辑也是类似的。城市电商市场终归会出现发展瓶颈,而农村市场则是待开发的“新大陆”。
其实,不只在金融领域,互联网公司在各个领域的下乡热情都空前高涨。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看来:“未来的5到10年里,农村将会迈过城市经历的20年的演化,从IT化到互联网化到移动互联网化。”也就是说,在城市里发生的互联网故事,包括电商的故事、金融的故事、社交的故事、娱乐的故事……都会在更加广袤的农村再重复一次,但故事的主角却有可能变化,就看谁能抓住机会。“10年之内,会产生一大批百亿美金市值的农村互联网公司。”雷军说。
专家观点:农村互联网金融“新”在哪里?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孙同全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比较新,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组织方式创新,它是一种新的金融服务组织方式;其次是服务模式创新,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同时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基于网络,又不只停留在网络上,会有地面服务的载体;再次是产品创新,比如阿里、京东的农村金融产品,是将农资需求、消费需求、产品销售连接起来,不直接给农民提供贷款资金,而是直接提供实物。通过产品销售、实物交付来完成交易,农民得到的是产品的增加值。这个金融产品是基于农业生产经营闭环而产生的。农村互联网金融从这三方面,即组织方式、服务模式与产品,都有创新。
破解农民贷款难这个世界级难题
农民贷款难、贷款贵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入场能增加信贷供给,随着供给增加,竞争加强,理论上讲贷款贵的问题也应该能得到缓解。
金融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风险,为了控制风险又产生了成本。比如以提供小额信贷而闻名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其工作人员需要到借款人家中与借款人面对面,这是它使双方信息对称的一个手段。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阿里依靠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目前线下可能是控制风险的重点,而等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重点会转移到线上。
目前像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做农村金融,只是做跟他们发生交易的农户的金融,对他们来讲,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因为他们能控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所以在这个闭环上,控制风险不是很大的问题,成本也比传统金融低得多。
同时,为了吸引客户使用他们的资金,利率不会很高。互联网公司并不一定需要从这个环节盈利,因为工业制成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这两个方向都有盈利产生。只要解决产品下乡和进城的问题就能赚钱。
通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把更多农民带到网上
应该说,基于电商平台做农村金融的扩张能力与渗透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包括一些传统银行、农信社开始做电商,以防止客户流失。
当然,现在参与网上交易活动的农民还比较有限,所以目前这种基于电商平台的农村金融还只是农村金融的一部分。未来可以通过上网交易的农户把其他农户组织起来。比如现在在网上开店的农户很多都是大户,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成为了专门的经纪人、经销商,从本村或邻村采购,自己只负责销售。还有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他们能够带动更多农民“触网”,间接地与电商平台发生联系。
能不能把潜力发挥出来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基础设施,除了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交通物流设施,这可能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未来,一个比较合理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小处讲就是农民内部的资金互助组织,再往上就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比如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再往上是大银行,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互联网金融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穿透这几个层次。
此外,农村金融辅助的还需要有担保服务,还有农民理财产品,相信未来互联网公司在这些方面会有更多的布局。
现在农村资金严重外流,互联网企业把城市资金引入到农村,使资金回流,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也是传统银行做不到的。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支持一下:lol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