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鲜电商真的不行了吗?
2016年伊始,美味七七即宣布倒闭,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多位业内人士向爆料称,除去已经倒闭的美味七七和已经“抱上大腿“的天天果园、易果网等生鲜电商外,众多生鲜电商的日子都不好过。生鲜电商在经历B2C和O2O两波热潮之后,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生鲜市场都在经历着一场蜕变。业内人士戏称,所谓万亿级市场,其实是需要烧掉万亿……生鲜市场这块大蛋糕,该如何下嘴?
生鲜B2B平台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向记者分析称,目前,生鲜想要发展需要经过三步:获取订单量、品牌化、订单农业。
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
(俺有田:2015年5月获得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同年9月,平台正式运营。目前,俺有田主要为上海市约100家城市KA提供服务,家乐福30家、世纪联华40家、欧尚7家、永辉7家,此外,还包括大润发等。)
记者对话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整理内容如下:
永辉的精品商超才是生鲜的未来?俺有田为什么那么重视城市KA
记者:俺有田主要在对接城市KA?为什么?
徐晓峰:对于俺有田生鲜业务,像沃尔玛、永辉这类城市KA,有两点好处:第一,能够提升订单量,在消费习惯上,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去KA购物的习惯;第二,能够塑造品牌,倒来倒去是没有价值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玩2C的生鲜电商,城市KA虽然在探索电商,但效果似乎都不好。再这样的大前提下,例如沃尔玛、永辉这类,还有前途吗?
徐晓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大卖场,大卖场不是已经走下坡路了吗?其实,大卖场整个业态确实是出于低谷,但是,按照我的判断,现在已经触底了。
记者:它们触底的证据在哪?
徐晓峰:现在看到大卖场在干三个事,第一,把所有电商竞争特别厉害的日化、家电和非时类的这些东西已经缩小到半个卖场了,大面积地扩展与吃有关的,比如,农产品、生鲜等,这就是往国外全时卖场在走,这个是非常对的。
第二,走门店3.0。门店3.0就是做体验,比如小孩子来有一个体验中心;做生鲜中央厨房等。
第三,走精品化超市,原来1万平米现在改成1千到2千平米。
记者:有人这么做了吗?效果怎么样?
徐晓峰:以上海为例,家乐福开了6家精品超市,永辉有自己的全球精品超市,此外,永辉还和上海蔬菜集团合作了大约7家上蔬永辉。这些精品超市的特点为1千至2千平米,5千左右的SKU,价格比大卖场中的略高一点。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产不缺钱,他们需要有品质保障、有背书的商品。精品超市特别干净、购物体验也好,这些因素在生鲜领域表现非常明显。我为什么强调生鲜要在线下?5到10年内,买东西的主流仍然在线下,你要摸到、闻到乃至尝到才行。
门店3.0化,精品超市化,就是在体验上面,在品质上面,在选品上面,比电商好,这就能把客源吸引过来,三只松鼠不也在做门店吗?这个肯定需要体验,这是一个趋势。所以,这个时候我一直强调大卖场,你这个时候不进去,不掌控它,你未来再想进就没机会了。
品牌化是生鲜的唯一出路,不做品牌未来就消失
记者:俺有田进城市KA,所以是主打中高端生鲜?所谓中高端,除了前端消费体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
徐晓峰:一定是中高端的。首先,选品很重要,因为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的,我做了四、五年的种植基地,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本地化,这样一来至少有两个好处:上海人吃上海周边的菜,这个肯定是对的,口味很重要;降损耗,本地路近。
不要告诉我是从山东寿光运输过来的,冷链特别好,是很好啊,但是成本上去了。运过来还是散装的,这样肯定不行,对标准化和品牌化都有影响。一定要品牌化,你不做品牌,那未来说消失就消失了。
记者:品牌化对你有好处,对产地有好处吗?
徐晓峰:现在农产品很多都是没有品牌的,你了解的品牌基本上就是地标,比如黄岩蜜桔、赣南脐橙,这些和企业没有关系。品牌化对企业来说是可以把它做成品质化、品牌化或者标准化的第一步,之后政府能收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土地确权,之后就是流转,在之后就是品牌化,这是基本规律。现在的速度非常快,崇明岛上土地全部流转完了,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全是合作社化,一个村里全部变成职业农民,到合作社里打工拿工资,这些合作社才是中国农业的未来。
记者:最终还是生鲜品牌化的结果?
徐晓峰:是的。以俺有田为例,俺有田做生鲜品牌化、崇明农委背书。未来我只做三点,基地直采、本地化、政策。政策方面,第一是农超对接,进超市的费用减少70%到80%。第二,菜篮子工程免费物流,虽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是也会减免一些。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做生鲜农产品的,十个当中至少死了八个?很多生鲜电商,原来没有做过农业,尤其是生鲜电商,都是新农人。慢慢他们就会发现,品控、品牌化、政策对接等等,这些问题回避不了。最离谱的是一上来直接冲便利店,便利店的老板是最唯利是图的,最没有忠诚度的,最是看价格至上的,并且要求你要有帐期,还要有退货。
“以销定采”就是件不性感的事儿
记者:俺有田的模式,还需要互联网吗,还需要电商?俺有田的电商平台是一个H5,给产地用的吧?
徐晓峰:是的,H5是给产地用的。所以我说,俺有田是农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农业。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造,添加互联网因素。
记者:这个H5能做什么?
徐晓峰:免费给产地用,只要跟我合作,我都给你免费用。俺有田的员工去卖场采集数据,更新到系统中。一个产品在某天的销量、某个卖场的销量、上架的情况,产地都可以看到。俺有田通过这些数据,把产地的全部销售报表做出来,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记者:这个数据有什么用?
徐晓峰:这个数据太有用了。产地看到卖了多少、库存有多少,如果库存多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销售策略?实时地让产地了解到商品销售情况。
记者:传统的没有吗?
徐晓峰:传统的一个月给你看一次数据,等你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这种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年年底,俺有田就可以拿着这一年的数据跑到山东的沂蒙去买大蒜,上海350家大卖场大蒜卖了多少?虽然南方吃的少,但是也有十吨,要什么规格的,做成什么包装的,俺有田可以直接预定。
记者:这就是订单化,农业的反向定制?
徐晓峰:对,中国农业未来一定是这个趋势,自销永远解决不了,必须提前告诉你在哪里卖的掉,按照这个来生产,这个才有价值,而现在哪有这种数据?传统即便有也是每个卖场的,卖场的数据都是自己的数据,不对外的。而俺有田这个数据是将所有的卖场整合在一起的,这个数据非常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俺有田要把生鲜这一个行业做深、做透,做到底挖出来的数据才有价值。
俺有田这么做,很多人觉得这个模式很传统,不性感。目前这个现状,你理解就理解,不理解就算了,就这个样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加农业,肯定完蛋。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