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树社区
标题:
还在发愁团队怎么带?看看他们理解的企业人才战略吧
[打印本页]
作者:
liuzongyang
时间:
2015-11-28 10:20
标题:
还在发愁团队怎么带?看看他们理解的企业人才战略吧
主持人:我们今天论坛环节聚焦在企业人才战略,王总刚到场,先来自我介绍下?
王凯南:大家好,我是复星昆仲资本的王凯南,复星昆仲资本是复星昆仲集团的VC基金,主要投资互联网项目,我主要关注各种O2O,之前也投资了一些相关的企业,包括像8天在线,是2014年底投资的。这次来也是希望能跟大家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总介绍。今天聊这个话题我们先从最轻松的环节聊,各位嘉宾先简单说一下,不管投资方也好,企业也好,所在公司的作息制度是什么样的?
单丹丹:我们主要是任务驱动,早上不打卡,但我们员工很自觉,特别是北京员工。我们强调任务驱动,有时候礼拜六上班,有时候走得早,有时候晚,不确定。
杨邦照:我们公司是五天制,每天八个小时,但是员工其实都做不到,他们会加班很晚,特别是在发布新版本的时候,每周五发一次新版,创业公司就比较苦。
余璐:我们算是创业基金,跟创业者一样,我们首先不打卡,工作时间没有固定,24小时待定。最夸张一次,我跟我们跟投资人聊到夜里十二点半,一天六七个项目是比较正常的节目。其实说有时间这个东西,基本上是没有的,大晚上四点半老板发一个邮件说你有个项目看一下。
王凯南:一样,任何时间。
张乐:我们创业公司,有些时候在一个阶段,你必须做,要不然我们怎么叫8天在线,没办法,这个是阶段性的,我相信后面是慢慢好起来,还是要坚持过去,企业都是这样。
丁佳林:首先合伙人这块,根本没有作息时间,一般来得都是最早的,晚上也是没有什么时间,普通员工提倡准时上班,下班他会根据任务制,稍微有点推迟。
主持人:总体上来讲,互联网创业还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那么谈到这个辛苦,也可以看到前期创业压力都会很大,刚才张总也说,创业要忍,余总也谈到他们作为投资机构也是创业的团队。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前期是一种什么样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能够让我们团队凝聚在一起,让员工死心塌地跟着我们很苦逼的团队?
丁佳林:我觉得还是从两个方面,首先合伙层面,大家是为了共同一件事情,一个好项目,刚才讲来e掌这样的项目,其实大家觉得有前途,所以在一起干,这个是不分昼夜;第二普通员工更好给一个明确任务和明确的事情做,好的时间点,这样的话会自我驱动,所以苦一点他们也会愿意做,大概是这样。
张乐: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之前PPT里面讲到“仁忍刃”。第一,什么样的人愿意跟你做这个事情,可能更多时候是你自己用什么样方式吸引他们,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情;第二个,在整个团队打磨过程当中,是需要一定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不适应的过程,通过不适应变成适应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第三,吸引力和价值观,要统一,首先三观不统一,很难一直往下走下去。
王凯南:我觉得是这样,三点:第一,还是事,我现在主要说核心价值观,你做的这个事上大家一定要认同,包括文化的融合,这是一个虚的;第二是实的,你在工作上一定要给核心团队留空间,放权;第三,上升空间,给所有的员工给上升通道,随着企业慢慢做大,其实需要企业的能力,留出这个空间,最后谁做这个位子。
余璐:我可能要说一下,核心价值观,确实有看到很多公司,他们去做尽调的时候,这个时候投资人比较容易接触到其他公司层面的人。我问你们加班到这么晚,为什么还在工作?他们说之间在一家大公司待了两个月,每天8点回家好不习惯,突然觉得这个公司招的人爱加班,非常好。
我刚讲CEO非常重要的状态,物以类聚。你会发现整个公司都是一个状态的,有些人可能在公司附近租房子,双休日加班,我觉得价值观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力。
快货运:快货运是从去年8月份成立,从5个人到现在200个人,核心合伙人每个星期六下午会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开战略会议也好,会围绕两点,一个负责到底,这个必须要做到,另一个是即便开会,到了山清水秀的地方大家要玩在一起。我们开玩笑说大家穿一条裤子,这样会更和谐一些。
单丹丹:我觉得是CEO影响下面的人,然后下面的老大再影响下面的人,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其实我家在南京,我孩子也在南京,但是我把公司搬到北京去了,我基本上都在北京上班,很少回南京,我觉得我的这样的奉献和付出一定会影响下面每一个人,下面每一个老大,很多像华南区、华东区很多老大都是抛妻弃子这样做,我觉得这样从上到下的一个传承和影响。
主持人:之前,采访了很多采访CEO、高管等,发现他们有时候压力来自于精神层面。整体上来讲,高层永远是一个付出更多的群体。我们前期在创业过程当中,作为公司的一份子,应该有这份理解。接下来我们谈另外一个话题,大家分享一下创业过程当中,在人才选择上让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快货运:我最深刻的,找到我合伙人赵干,也是在一个聚会上面认识他的,因为这个物流太复杂,你得创造环境,后来我用了10个对讲机换了两个票,我跟他们两个人住在一个房间四天五夜,终于把这个事情讲明白,讲明白了以后,他就把陈伟星约过来,这是让很兴奋一件事情。
张乐: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特别兴奋的,肯定是我们财务总监、运营总监,很多层面,我们是合伙人先上,来回这么几遍,基本上这个也就搞定了,精神各个方面被摧毁了,对于是不是裁人方面,我觉得还好,因为创业公司本身流动性质,需要把优秀的人留下来,我觉得这个方面,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企业活力的原因。其实我跟你观点是一样,你留下优秀的人,你要把他培养好,在必须保持流动的态势。
丁佳林:其实在我们来e掌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当时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后面合伙人形式都是通过这个项目,最后一个一个聊出来,更多的是我一个一个聊回来,每一个印象都非常深刻。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当时的合伙人李超。当时也不熟悉苏州,在一个小旅馆睡了好几天,为了把那个人谈成,最后都感染了风寒,爱惜人才是创业公司必须做的事情,找到每个人都印象挺深刻。
单丹丹:我去找技术合伙人,其实我到硅谷是去找技术合伙人的。我先去硅谷找他聊,然后又把他请到国内,然后不停地跟他聊,告诉他我们这个事是一个很大的事,你值得从硅谷回国。因为他有两个孩子,老婆也是台湾的,很多困难,他前面发邮件给我确定加入我们公司,现在要把家里事情处理一下,因为他在硅谷,硅谷房子很贵,他来了也给不了他那么多工资,所以这件事情还是蛮感动的。
为什么刚想了半天讲还是不讲,因为人还没有到位,但是我觉得已经成功一大半了,他已经确定加入我们团队。我想招更优秀的人,够国际化视野的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很大的事情,跟大家剧透一下。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下余总、王总,投资方带团队看某个行业的时候,在培养投资人的时候有没有自己一些培养方法,技巧?
余璐:说实话,我到现在没有特别带过这样的人。我那时候刚入行的时候,师傅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要是你,我就在这个行业安安静静做三年分析师,有兴趣的东西了解透了,再想投资这件事情。所以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工作,我不太巧,一毕业就做了投资,什么也不懂就跟我老板到处聊,那时候有一个创始人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他跟我说你是谁啊,你什么都不是,你好意思过来问我?顿时我觉得VC一定要跟他的状态是平等的。
而且创业的人我都觉得值得敬佩的,因为VC没有办法抛下所有干一件事情,我们公司现在有一些实习生,带他们的时候,不管打电话,去跟人家聊任何问题,一定是怀着一颗敬佩的心聊,不要特别尖锐的问题,情商得高一点。包括像了解行业,所有的大公司,如果要了解一个新的细分领域,我了解物流行业可能也就四五个月的时间,最好的公司比如德邦,刚成立的公司也聊过,你把这个行业所有公司都聊过以后,你一定会知道这个行业细分领域坎是什么,这个方法还是非常不错的。
王凯南:这块我自己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本身VC这个行业人特别少,很多天使基金只有两三个人,所以带人不是特别现实。VC这个行业,是挺考验单兵作战能力的,你需要一个人,自己摸这个行业,认识人,认识一些公司的创始人,跟他们聊,了解行业。
所有的人都比你更懂这个行业,你需要迅速地学起来,跟大家聊到一块去,即便你学点皮毛,好歹在别人面前不至于一张口,让人家知道你完全外行。当然带实习生这个事,我绝对不敢说带他们,我唯一带的人是我自己,当时觉得很庆幸,没花多长时间把自己带出来了。
对创始人来说,除非你到了一个很大的阶段,人很多,分工很明确,前期可能很多事情要靠你自己,其实各个细节你要自己去摸透。比如8天在线,创始人这边,他当年自己在学校里面开便利店,每一张海报自己发,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个市场到底什么样子。以后他带队伍的时候,每一个细节能讲得清楚,每一个细节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包括我也一样,虽然每个行业,我可能也是了解皮毛。
刚才说到加班问题,每天半夜打开手机两三点钟的时候,我的手机满屏都是所有创业公司晒自己全员加班的照片,作为一个创业机构背后的VC机构,每天两三点睡很正常。如果自己创业,拼是要拼的。我也看物流、零售,从农贸市场到菜市场都跑过,你要是创始人,自己也要跑。你干到两点,别人干到四点、整夜。我觉得还是先自己把所有能吃的苦先都尝试一遍,你才能把整个团队带起来,别人才能服你。
主持人:听完创业企业的分享,我简单总结一下。对于企业来讲,其实就像单总所说:企业人才最好的状态其实是“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王总说投资机构最重要是“带人就是带自己”,这两个小总结我觉得很受用,大家应该给嘉宾们一点掌声。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一个问投资人,一个问企业。
给企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今天他可能在我们公司,明天跳到一个对手公司,这个在互联网公司是比较常见一件事情,我们应该直面这件事情,作为公司创始人、CEO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丁佳林:其实刚刚谈到招人这块,有一个故事还没讲。我们一个技术当时在一个大公司,为了找到他,我天天到他家,跟他一起做饭、吃饭,连续吃了好几天,最后好不容易挖过来,后来他流失了,也是去了一个好朋友的公司。
因为对方的公司可能更成熟一点,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还是比较遗憾的,因为自己亲手把他挖过来,最后又跑掉了,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觉得怎么合理用起来,然后尽量去留人,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其实每一个人有自己的选择,除了合伙,核心的团队可能苦一点,累一点,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大家不会放弃,其他的人都不能非常肯定地保证,有时候看到很多公司的人还挺害怕的,生怕别人走了,发个短信说明天可能不来了,遇到这样的事特别难过。普通员工都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后面我觉得时间长了会好一点,因为知道什么样的人离开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要用一个开放的心态面对,这是不可避免。
张乐:这个问题,首先筛选人的时候,首先他的三观要符合企业发展,第二个这个人进来之后会用什么样方式管理他,放到什么职位,让他工作起来更舒服一点,人要走大多数的情况是干得不爽,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至于下面一个问题,目前8天在线还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因为我们前期整个管理培训体系比较健全一些,一个人进来之后,他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或者做哪些事情,怎么做得好,把这个人放到什么位置上面,而且大多数创业公司,其实都对于基层来说,高管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也没那么多时间想乱七八糟的事。企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遇到一些很纠结的问题?就是企业没有发展,企业保持高速发展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就是我的观点。
杨邦照:这个我觉得是很正常事情,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事情当成好的方面来看,是了解你竞争对手最好的渠道,看你怎么去用这个事情。
单丹丹:其实我觉得我很同意张乐说的,你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停滞不前,人家流失了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觉得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事,我们只有一门心思往前冲,让这个企业高速发展。
主持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企业这边,也可以一起聊一下,最近也看到企业合并这块事情会很多,包括58赶集、美团点评等等,企业合并过程当中,必然要面临人才存储、去留,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单丹丹:简单讲一下,其实我觉得这种合并,其实就是并购,总有一个强势,一个弱势,弱势的都退出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被合并,我们是留下的那个。谢谢!
杨邦照:我非常赞同单丹丹的说法。
余璐:有点惭愧,因为做早期投资,后面的并购资讯来自朋友圈,感觉强者才能留下。
王凯南:你看这个并购要从哪个角度说,如果从人角度说其实就是现实,现在近期这几大巨头并购,其实并不是在市场、技术等方面互相融合弥补造成的并购,他们做的并购就是要资本在后面推动、减少烧钱,恶性竞争。从市场上、人群上几乎完全重合,我并是为了让你不和我打架,而不是为了你的团队,技术。
比如美团把点评拿过来,唯一需要第一点别给我捣乱,我需要你里面哪些人,这是很残酷的事情,这也是近期的并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榜样,但是跟这个市场也有关系。多插一句,怎么看这些人的并购,更多是流量的并购,一山不容二虎,美团点评更多合的还是流量,58、赶集合的也都是流量,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够谨慎一些,更多做后面的,做服务、做产品的事情。
张乐: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单总讲得很清楚,强者留下来;第二个,本身我们前段时间完成了一个收购。因为市场的话,同业态的最强的留下来,对用户也是好处的,所以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觉得还好,一个企业只有你自己够强,你就能够在市场上活得下去,这在任何一个世界里面说法都是一样的,另外对于整个近期的并购,也是到了一定阶段,没有继续的资本,或者没有继续的实力继续再往前,并购是最好的选择。
丁佳林:我们来e掌,因为现在比较早期,还没有接触这件事情,更多是在朋友圈听说的比较多,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项目做的更好,并购跟我好像暂时没有关系。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环节,交给特邀指导嘉宾,有什么问题,可以跟台上几位嘉宾互动一下。
包拼车创始人兼CEO袁坤: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正常,企业之间员工跳槽,包括我自己团队也有人走,去更好的公司,都很正常。包括并购这些事情,我也觉得没有失败者,被并也是挺伟大的。
宁哲网络合伙人杨连双:对于那些中层,在合伙人和创始人之外的中层这部分优秀的人怎么留下?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实现了财务自由,我们用价值观打动他,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感,可不能否认有一部分人是要养家糊口的,这部分人是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很重要的。
杨邦照:因为我们公司组织比较扁平,就是三级,一二级中间管理层,更多每个月会培训,从各个地方拉过来培训一次,我们公司专门为了他们请了一个培训师,给他们培训精神上面的东西,物质上面也会给20%的期权,每个中层都有,底薪也不低,再加一些福利各方面都不错,其实现在中层管理大多数都是阿里的人,他们这块人是特别能了解,能打仗的,精神上面留住他们。我们公司扁平三级,中间这层包括一些部门经理等,也就是十个人。
易创空间合伙人郑荣翔:有两个小问题,和8天在线创始人顾问的恋爱关系,可以分享下?另外一个你们100多个人一下子到了700多个,7倍,从哪弄出来这些人,来源是?
张乐:第一次其实是投资人带我去的,后来慢慢接触觉得这事情能做,再加上他对我的还是非常信任,包括整个团队打磨,整个过程比较顺,他本身也是江苏人,我也是,相对性格会比较接近,配合起来会比较好;另一方面,其实我从亿欧网,到创业公司这块,亿欧网给我支持非常深;
第二个,你刚才讲的第二个事情,从100个人到700个人,总共用了半年时间,一下子增长90%。主要来自渠道学校、HR、一些企业方面合作,应届毕业生为主,但是我们团队整个核心团队基本上80后,财务总监来自沃尔玛,运营总监原来是1号店的,我们整个高管基本上80后为主,中层91年到92年,再往后95后,是这样划分的,相对来说是非常稳定。
观众提问环节
提问:做这个事情当初的梦想,当初的心愿主要是基于对我们这个专线这块,这么庞大一个群体,做这个后台支撑服务,这边有两个问题,就在提供这个产品过程当中,核心的产品是怎样的?第二个,想知道我们跟目前的卡行天下比,我们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杨邦照:先从第二个问题说,我们跟卡行主要的区别在于我们所有都众包,我们不建物流园区,一般他是自己建立了很多当地小霸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这种联盟,互相之间合作,打通全国的网络。
我们其实跟他有类比性,我们是通过纯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模式做,我们公司主要有三个产品,第一个叫同城叫车系统;第二个产品,让这80万家专线公司在我们这开店,其他的专线公司可以看到;第三个产品,整车业务,主要做专线的。我们现在目前第一个产品,主要核心的精神,一个字“快”。同城叫车系统中,同城是我们入口,把这种零散的专线并成一个网,形成一个全国大联盟,而不是一家,很多家都可以进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一个产品。
提问:我想请问一下来e掌丁总,对上门推拿服务推广有什么难点,怎么解决这个难点?
丁佳林:我们来e掌一开始做,是从上门推拿师开始做的,一开始是由两个场景切入,第一块是企业场景,因为企业人比较多,而且企业在以前,其实就有这样的需求,现在把它放大了第二个就是家庭,因为我们企业产品打通了;第二个,现在因为随着平台扩大,品类延伸,这块的话其实是有一点难度,再去切,没有之前好切,发展那么快,现在跟一些医院的结合,比如做一些产后还是做一些术后的需要护理服务,是到家的,首先来源肯定是医疗这块,还有B端,以前的家政这块,还是有一定客户流,这块也要开放跟他们合作,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提问:我想请教一下张总,大学生的就业培训,我刚才看到你海报写的8天在线送货效率很高,45分钟就够了。现在大学生除了学习,不看书,不上课,你怎么看来这个懒人经济?
张乐:我觉得所谓懒人经济,这个概念不是个概念。你生活方式都是在不断地改变,他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大量90后包括大学生用我们终端比较多,因为以前宿舍里面天天打游戏,现在换手游了,很多生活习惯延续到手机;第二个说大学生比较懒,也有一点偏激,在整个中国,现在所接触的这帮95后里面,我觉得比80后更勇敢,比如说我们选择的店长也好,其实是比我们80后更能干,现场操作能力很强,你教他一遍,他就能会。
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问题,但大多数学生是非常优质的,有30-40%能成为白领,人口的素质整体的能力还是要比社会上很多人士要强很多,所以我觉得为什么校园还算是比较好做的?相对来说这里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聚集,第二,传播快,第三易推广。学生宿舍这么多人,我们影响的是宿舍六个人,一个单过去完成六个人的推广,因为这样一个现状,一个整个社会业态发生变化,导致零售业也发生变化。为什么很多企业会做得越来越难,我认为他是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还有你是不是用心做这个事情。也许你可能只是为了找一个所谓的入口,那你肯定没办法做好,因为你的所有的用户,所有的市场是要深扎的,所谓的用户变现,要看你怎么样把这个市场做好,这是前提。
欢迎光临 老榕树社区 (http://club.lrsw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