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树社区
标题: 全球经济下滑,今年你会失业吗?答案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liuzongyang 时间: 2016-2-20 11:16
标题: 全球经济下滑,今年你会失业吗?答案来了!
随着中国2015年GDP“破7”,以及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而随着国家去产能调结构的政策推进,也有舆论开始担心会否产生新一轮的下岗潮、失业潮。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就业拉动能力将继续提升,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促进就业作用明显。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而物价、收入、养老等问题,在2016年会有怎样的变化? 现在这些都有答案了!
[size=1em]今年你我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物价:涨幅保持在1%左右
“总体来看,在多方力量的作用下,CPI在1%左右、保持基本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CPI走势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猪肉和蔬菜价格;
二是受人工成本影响的服务价格;
三是与消费相关的上游的工业品生活资料价格。
由于2015年粮食再获丰收,猪肉价格回涨到位,2016年食品价格保持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偶尔会受蔬菜价格的波动影响。鉴于人工成本的刚性上升,服务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上游工业品生活资料价格仍处于温和回落趋势,对CPI会产生轻微下拉作用。
收入:低收入群体收入涨更多
2016年收入能涨多少?您不妨先对照着以下这五档“对号入座”:
2015年,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
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
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
居民收入整体应该会继续提升
“今年居民收入整体应该会继续提升,其中低收入群体的提升幅度会相对高一些。”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刘军胜认为,除了增速跑赢GDP,2015年收入的另一大亮点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达到8.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
刘军胜认为2016年收入的重点仍在“提低”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扶持政策都指向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最低工资上调空间有限
去年,全国21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新的一年最低工资还会再次上调吗?“应该说上调空间有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连续上调会对企业造成更大压力,也不利于职工就业。对于最低工资的调整还是要做好评估,动态平衡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关系。”刘军胜判断。
养老:缴费比例提升可能性不大
老百姓缴费和工资收入挂钩
养老金待遇提高了,缴费率会不会跟着一块儿涨?对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判断:“今年,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工资保持不变,今年老百姓反而可能少掏些养老钱。”郑功成表示,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目前还有降低空间,“但老百姓每个月缴多少保险费,是和工资收入挂钩的。如果工资涨了,每个月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会多一些。”
今年养老金待遇还可能持续提高
郑功成判断,今年养老金待遇还可能持续提高。“社会分配格局是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当然包括惠及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应当与物价挂钩,同时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因此养老金待遇也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来源:人民网、央视财经、中国政府网
每当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总会有人把祸水往中国引,释放“下一个全球衰退将由中国引起”的奇谈怪论。前段时间,中国股市春节“休市”,人民币汇率也未有异常波动,世界经济却依然在经历震荡和下滑,可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根本没有“拖累世界”。相反,在世界经济遭遇困顿的这段时间,正值全民“归乡团圆”、欢度传统佳节的中国,所显示的强劲经济活力,倒是给世界增添了不少正能量。
春节期间,走进餐馆,预定爆满、一座难求的现象四处可见;放眼影院,更是人流涌动、摩肩接踵。据统计,仅正月初一至初六这6天,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就实现销售额约754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1.2%;春节电影票房更是同比劲增近七成,顺利突破30亿元,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而在一个电商平台,5天的“年货节”竟卖出了21亿件年货,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买了1.5件。在全球经济踉踉跄跄前行的路上,这样一份红火的数据,映衬的是中国经济亮点频出、活力充沛、韧性十足。
从消费数据来看,中国非但不是最近世界经济的风险之源,反而是热力之源。这个春节,近600万中国出境游客,能“刷出”大约90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消费额度。中国人光顾的免税店和大商场,堪比国内春运火车站,“取货处排队排到没脾气”;消费市场的情真意切,已超越了很多“黑板经济学”的估量。
其实,“中国拖累世界经济”的误读,照见的不仅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偏见,更是“如何认识中国”知识谱系的不足。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经济的主旋律。一味盯着钢煤产量、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等旧指标,而忽略结构优化、动力多元、效益提升等新趋势,只谈风险、不谈机遇,只看困难、不看成绩,自然只会陷入“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的困境。
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奇迹百思不得其解,不仅因为中国的崛起因素无比复杂,更因为中国人的劲头和决心绝非一两个经济模型就能轻易解释。看看街边的红薯摊都开始推出微信支付,就能感受得到“互联网+”的强劲脉搏;在自贸区走上一圈,就能体会到简政放权带来的各种便利;深入了解东部沿海正在上演的“机器换人”产业革命,就能理解“中国制造”的势不可挡。
除了理论和数据,有经济学家还给出过第三种研究方法——历史。就在春节期间,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的最新文章在题目中设问《本世纪仍属于中国吗?》并在文尾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比当今中国的崛起和上个世纪美国的崛起,中国所遇到的都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恰恰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面临的极其典型的问题,而且完全可以解决”。
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真实关系,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的一片片“蓝海”。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所指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做的,“是在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进行认真系统的调查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观点”。“以中国为方法”,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跟上中国转型的步伐,这恐怕才是认识中国和把握自身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 第一站长论坛 时间: 2016-9-8 08:35
我是个凑数的。。。
欢迎光临 老榕树社区 (http://club.lrsw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