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树社区

标题: 为什么现在开实体店的关门的越来越多? [打印本页]

作者: liuzongyang    时间: 2017-8-16 17:04
标题: 为什么现在开实体店的关门的越来越多?

只能说变革已经到来——虽然来得早了一些,但真的来了。所有的实体店,都将面临门可罗雀、人去楼空、一夜倒闭而后的目瞪口呆,无论是服装店、杂货店、家具家电、花店药店、食品饮料,甚至某一天饭店也不能幸免,因为这是一场革命,一场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可逆转的大变革,如果你还没有看清这一点,你将比别的店倒闭得更快!一、关门潮是互联网惹的祸?

实体店关门潮来势汹汹,哀鸿遍野,全国2862个县级城市,无不一例外地出现大规模的实体店铺关门现象,放眼望去,有多少“此房出租”纷纷挂出,如同商业街的墓志铭一般,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不要说县级这类五六线城市,即使连一二线城市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如今走到一个城市,曾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商业街已不复存在,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街道,门可罗雀、人去楼空。街上来来回回的,似乎只有行色匆匆的送快递的车辆,给人非常诡异的“鬼城”一般。事实上,零售大牌这几年来一直都是举步维艰,已无可挽回地进入“大洗牌”阶段:万达百货2015年关店46家,百盛在中国关了9家,NOVO关了5家,尚泰百货全面退出中国……
国际奢多品牌也是愁云惨月,LV2015年关了3家,PRADA2014年至2015年关了16家……而国内9个大众熟悉的服装品牌,2015年关了近万家门店……
不仅如此,甚至连麦当劳、肯德基等五百强巨头都承受不起了,也掀起了关门潮,有人说关门潮还仅仅是个开始!从国内代工行业的倒闭潮,到网购挤压实体店的倒闭潮,再到产能过剩、人口流动、环境污染、行业变革、贫富分化等等,中国前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正在逐渐消弭退缩,等待中国的可能是更加严峻的后果。向来危言耸听的郎咸平说,中国实体店将会有2000万人失业。中国实体店目前大概有4000万从业者,因受到互联网、租金攀升等因素的冲击,将会大面积倒闭,即使产业转移,改行电子商务,还是将会有2000万人失业,最少波及1亿人。
现实再是惨酷,太阳照常升起,人们的日子还要继续,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依然存在,只不过消费方向慢慢地转向网购。正因为转向了网购,有人就说:这都是互联网惹的祸,淘宝扼杀了中国经济,甚至搬出了一位不具名的英国爵士来批评中国互联网经济,说是中国经济管理的巨大失误。
不过呢,这位爵爷的话更不靠谱。在我看来:实体店大量被淘汰是迟来早来的事,只不过互联网搅局者,甚至是破坏者,加速了实体店的衰亡。很多实体店将愤怒针对互联网,指向阿里巴巴,其实方向弄错了。没有了淘宝,还会出现猪宝、狗宝的;没有了天猫,还会涌现天狗、天牛的;没有京东,还会产生二手东、奶茶东的……只不过,各式各样的电商购物平台顺应了时势,便利大家购物的需求。
众所周知,风口上的猪也能飞,你不趁势而动,反而赖在猪圈里抱怨为什么要起风,这风也太迷人眼了,那么绝对要死惨的。设身处地想想看:你要买包无碘盐,跑进超市到处找,终于在某个角落里找到了,一看价格还比较高,接着还要排长长的队付钱,最后更要亲自捎它回家。而网购这玩意儿出现了,只需你点开网页,搜到想要的无碘盐,然后立即网上支付,就可以在家里等着送货上门。
这种消费方式,实际上大大地便利和实惠了消费者。因此,网购其实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购物方式。用我的朋友说“网购已经撑起了我生活的五分之四的天,实体店不倒闭才怪!”该死一定会死,这个该死,并不说明他们活该,而是应该:当印地安人拿着长矛冲向持枪待发的美国军队;当甲午战争毫无战备的北洋水师遭遇装备精良、准备充足的日本舰队;当年老体弱的前狮王面对族群中年轻力狂的青年雄狮;当可以砸碎核桃的诺基亚碰到精巧智能的苹果……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大家都心知肚明,非常残酷,也非常悲壮,但这又是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说是实体店是被电商给搞垮的,试问一条高端机械流水线的引进,导致数千低级工人失业。是工人该死,还是值得同情?难道是流水线的错吗?二、互联网并非一片蓝海
其实,实体店不景气,不单单是互联网冲击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身问题,那就是严重的投资过剩。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极重要的一极,尤其自2010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压过快增长的房价,坚决抵制住宅的投机性消费,此消彼长,掀起全国性的商业地产开发热潮,投资商铺成为投资热点。
有钱人是这样想的——与其投资实业,不如投资房产;稍有钱的人是这样想的——与其上班打工,不如开店创业。于是乎,有一大批人纷纷开店,一时间,不仅带动了沿街商铺,而且还激活了各类商品城。问题是,消费者还是只有这么一点,不可能无限扩张的。既然房地产有“去库存”压力,那么商铺投资过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然更为严峻的是,那些投资商铺的房东,一直沉浸在“坐地吸金”的旧梦里。商务部长助理王炳南表示,在内贸流通领域,店铺租金占实体店经营成本约30%,而近年来实体店铺租金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约为销售额平均增速的2倍,这对实体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除了实体店投资过剩的问题,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实体店经营艰难:
一是经济环境的原因,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国内市场无法消耗“世界大工厂”的库存,商品严重过剩;
二是是金融方面的原因,老百姓的钱都涌向了房地产,沉睡在了毫无价值的砖块里,不仅导致货币缺乏流动性,而且限制了人民的购买力。问题是,实体店哀鸿遍野,难道电商就是风生水起了?其实,电商也未必见得乐观。电商早已不是一片“蓝海”了,拼得热火朝天,成为死尸一大堆的“红海”。试问,你作为消费者网购买过3页以后的产品吗?恐怕连下一页都懒得去看一下。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出“刷单”内幕,又引起了一阵骚动,但这早就是老生常谈的行业潜规则了。做电商的人都说:“刷是作死,不刷是等死,刷的就是存在感!”实体店有租金成本,网店也有流量成本,网店不断增多导致竞争的白热化,流量成本也水涨船高。可以这么说吧,10家网店7家网店是要被淘汰的,2家是在惨淡经营的,而只有1家还是可以赚到钱。网店竞争更为惨烈,那是华丽丽的车轮战,是通过价格碾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的。
现在的各种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不要多少年,90%都会倒闭。大浪淘沙,有数据显示,国内网店一年消失了约480万家,只不过,网店的死不像实体店死得那么直观。更何况,网购并非完美,也存在诸多风险的,比如说制假售假、售后不全、偷税漏税等等,只不过价格优势让一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舍掉了。
这是商业经济的大趋,根本不是实体店和网店的问题,大家都面临同样生存的问题。诺基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一个巨头企业都抵不过时代商业的变革,何况那些小小的实体店。
三、亟待经济生态全变革
实体店与网店竞争确实极不对称,实体店面临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还有卫生、消防、工商等费用,最后还有逐年攀高的房租,这些支出可不是小数目,而网店恰恰可以规避掉。
也说是说,实体店将这些支出转嫁给了消费者,而对于网店而方,恰恰相当于让利给了消费者。于是,线上线下已然出现了两种价格机制。众所周知,消费者是有选择权,他们当然想规避被杀猪的可能。
因此,现在最现实的,还是探讨一下商业竞争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市场定价机制未建立健全起来;二是线上线下税费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二相综合,导致市场彻底搞乱,就陷入了目前的乱局。
正因为如此,等救绝对是等死的节奏,你作为一个经营者根本是等不到那一天的,不死也成僵尸,现在你唯一能够做就是自救了。所以我们自己去寻找商机。
如何寻找?也只有把目光瞄向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并不是不需要消费了,而需要得到性价比更高的消费。现在机会确实不多,但不说明没有了机会。众所周知,有些消费不带上肉身是无法实现的,比如餐饮、娱乐、休闲、体育等行业。



作者: colorfuldays    时间: 2017-12-1 22:07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追求公正    时间: 2017-12-2 09:38
有道理。。。
作者: 谢谢qq    时间: 2018-4-9 07:43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8-4-22 15:54
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作者: 黄鸟    时间: 2018-5-29 21:47
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K伦    时间: 2018-7-5 16:20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8-7-28 03:21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欢迎光临 老榕树社区 (http://club.lrsw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