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客户端下载

老榕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推荐
 
任务统计:
发布数/完成数/奖励数:
0/0/0
承接数/奖励数/收入数:
0/0/0

3495

主题

4230

帖子

29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7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7: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内容违法或虚假,请联系上述邮件删除】

2015年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逐步浮出水面。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安康展开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包括网贷平台)应当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中止管理和监视。

中信银行牵手宜信,积木盒子逃离汇付天下投入民生银行怀抱,搜易贷、翼龙贷、京东金融、58金融等近十家P2P平台与民生银行签署资金托管战略协作协议,这意味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后,P2P平台资金托管正加速进入银行时期。

与此银行托管的火热局面相映托的,是一批小微的P2P机构正面临展开困境。由于业务不规范、范围小,不契合银行托管请求,他们正思索退出P2P业务,以避免越来越近的政策风险。P2P的冰火两重天局面依旧持续着,洗牌已真的悄然来临。

格局将定,721规律依然凑效

在监管越来越严厉的状况下,有人预测全国两千多家P2P机构会像当初团购行业一样,最终市场由几家寡头垄断。但是,我并不这么以为,P2P行业的金融属性更强,行业格局对资产端的依赖水平更高一些。而金融比电商的专业请求更高,资产细分范畴更分散。

那么,未来P2P行业格局会如何?

依据P2P机构在金融资产端、资金端(用户端)的范围大小,未来3~5年P2P机构的市场格局分红下图所示的九宫格:


由上图,依据P2P机构在用户端的互联网产品类型,能够将未来的P2P机构归结为三类:平台型机构、垂直型机构、附庸型机构。从机构数量、构成、特性、优优势、资产和用户范围等方面剖析如下:

第一类:平台型机构

平台型机构业务相似B2B2C,机构数量约占10%,有着海量的用户资源,当然也就有了超强的资金募集才干,市场占有率将抵达70%。这类机构作为第三方的平台,在自己的平台上分销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打造一站式普惠金融效劳平台,提供投资理财、消费、借贷等金融效劳。

这类平台型机构普通由两类构成,一部分是平台型Ⅰ,在互联网用户端有庞大范围优势的机构,从电商切入做互联网金融业务,如京东(京东金融、京东钱包)、蚂蚁金服(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依托电商和品牌优势,将海量用户导入到金融业务,占领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金融资产来源主要是依托第三方提供,采取轻资产运作方式。

另一类是平台型Ⅱ,在金融资产端有庞大的范围和品牌优势的金融机构,如陆金所(背靠安全集团)转型做金融平台,而非地道的P2P机构。金融资产来源一部分来源于自产,一部分来源于第三方提供,资产相对重一些。

由于平台型机构的金融资产很多来源于第三方,因而,对第三方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假如控制不好,就会呈现相似新浪微财富的中汇在线坏账事情。平台上理财富品的年化利率普通都不高,约6%~10%,依托其品牌优势,在安全与收益上取得一个较佳的均衡点。

这类平台的竞争水平会越来约猛烈,在资产端或用户端有较大范围优势的平台都会向着这个方向展开。用户端有优势的腾讯、58、360、百度、新浪、搜狐、人人网都已推出自己的金融平台。未来谁能取得绝对的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类:垂直型机构

垂直型机构业务相似B2C,机构数量约占20%,有一定的用户和资产范围,但不能构成绝对的范围优。这类机构在金融资产端有着自己的细分范畴业务,如房产抵押贷款、车辆抵押贷款,个人信贷等等,然后把这些资产证券化变为理财富品在自有的互联网平台上销售。

这类机构是小而美的,不追求大而全,会有一批忠实的粉丝长期黏在平台上。此类企业有91金融、翼龙贷、爱投资等等。在猛烈的竞争面前,这类平台中有一部分会改动战略,依托既有的优势,追求业务多元化,往平台型展开,把蛋糕做大做强。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这些平台将面临一系列应战,如何合理规划好自己的产品线(产品),聚焦中心业务,进步资源应用率,而不是一味做大而不做强,避免多线作战而耗费肉体和资源。

第三类:附庸型机构

附庸型机构是指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或自有的互联网平台范围很小而募资才干缺乏,需求依托平台型机构来销售金融资产,从而成为平台型机构的附庸,。这类机构数量可能会占70%左右,相似于天猫或京东上的第三方商家,自建互联网平台的本钱较高,或不契合监管条件,因而不如好好应用平台型机构的用户资源,专注于做好资产端业务。

除了以上三种外,没有资产端业务且资金端范围较小的平台将逐步被边缘化,由于双边网络效应,没有用户范围就缺乏资产分销的议价才干,没有好的资产则对用户端缺乏吸收力。

还有一些既不能依附在大平台上,也没有才干做大资产端的一些小微金融机构会如何生存?我以为,这些机构依然能够应用线下渠道继续完成商业闭环。金融的互联网化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谁在此过程中不时做大做强,谁就会走的更远。



(关注老榕树网络旗下“网络思维”微信公众号:wlsw360 (每天都有好文章)

 

                                                   本帖如有虚假或违法,请联系邮箱删除,本社区删贴不收任何费用,欢迎举报。老榕树社区属老榕树网络旗下网站,旨在为老榕树用户提供创业咨询、网站建设技术交流、源码下载、提供各种实用工具。如有部分帖子涉及违法、虚假,请你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把需要删除的社区链接提供给我们,我们核实之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12517599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备案编号:滇ICP备13002355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