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客户端下载

老榕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推荐
 
任务统计:
发布数/完成数/奖励数:
0/0/0
承接数/奖励数/收入数:
0/0/0

0

主题

0

帖子

-1887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887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0:03: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4 岁,刚在纽交所携娇妻敲响上市钟,Evan Spiegel也许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赢家。然而对于美国青少年来说,他和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一样,都“太老了”。
    自从去年年底正式发布以来, 00 后社交app Monkey来势汹汹。短短五周时间,在几乎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它靠着一个与陌生人视频聊天的简单功能,用户量达到 20 万,平台上面用户的平均年龄是—— 17 岁。
    这个社交软件让年龄相近的用户能够配对视频,在短暂交流后,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按下“add time(增加时间)”的按钮来继续交谈。相谈甚欢的人,可以一键转至Snapchat。
    不到两个月后,它已经在App Store的社交类别里攀升到了第五位。苹果CEO Tim Cook对他们也表示了由衷的赞赏。据悉,如今Monkey app的下载数量超过百万。此外,根据不愿披露姓名的投资人透露,众多好莱坞一线明星也进入了Monkey的投资人名单。

Monkey创始人之一Ben Pasternak与Apple CEO Tim Cook
    这个app到底有什么魔力? 00 后们的世界,我们还看得懂吗?钛媒体记者好奇地潜入了这个神秘的社区。
    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进入Monkey之后的第一个界面,是在展示通过Monkey而结交到的Snapchat朋友的数量,在钛媒体记者注册时,这个数字是3050525,它还在不断增加。此后的账户注册极为简单,除了用户名和邮箱以外,只需要选择性别和年龄。年龄的默认设置是 18 岁。

    这并不奇怪,本来,Monkey就是两个创始人Isaiah Turner与Ben Pasternak给青少年设计的一个“社交游乐场”。
    他们俩都年轻地令人发指——Turner与Pasternak的年龄分别是 17 岁和 18 岁,在一个网络黑客社区结识。在开发Monkey之前,他们还尝试过针对年轻一代的在线电商。Ben Pasternak生长于澳大利亚, 15 岁时开发的游戏Rush有超过 100 万的下载量, 15 岁就解锁了“百万富翁”成就。
    这两位年轻的科技爱好者认为现在的社交媒体都有一个问题,“全都是大人们设计的”。他们想找到一个新的方式,让青少年能够在网络上认识新朋友。
    “我们既是app的设计者,也是属于它的用户群体,这和Snapchat之类的app很不一样。”今年一月,Turner在Mashable被采访时说道。对于他们来说, 24 岁的Evan绝非“同龄人”。
    异常简单的信息填写后,有一个算得上是粗糙的指引视频。一位美国少女和几个箭头展示了用户能在这个app里做的仅有的几个操作:接受或拒绝配对,是否增加时间,跳转到Snapchat。

    然后配对过程就猝不及防地开始了,在目瞪口呆地错过了几个“来自美国的 16 岁男孩”之后,钛媒体记者与一位舒适地躺在床上的十五岁少女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她问我。
    “因为我紧张,第一次用。”
    “别紧张,这很好玩的,你只要……”
    我忘记点击增加时间,她的图像无情地消失了。

    此后还陆续配对了几个,这回我学会提前增加时间了…………其中最长的大概有 5 分钟,我第一次了解了位于美国中部大农村的Arkansas州一位少年的小镇生活,以及他对在Monkey上认识全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伙伴的热情。
    Apple Store里对这个应用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扬,认为在上面能够“遇见全世界、各种种族、各种宗教”的人,偶尔有用户对于无法按照自己的要求(比如有个用户希望只匹配异性……)来进行配对的吐槽。
   1 月时,Pasternak曾说过Monkey很快就会发布基于年龄、性别、地点和标签的新功能,现在这个功能已经上线,用户可以给自己添加标签,或在app提供的几个之中进行选择——“流行”“单身”“真心话大冒险”“纽约”“已有伴侣”“lgbtq”等等。
    匹配陌生人视频的Chartroulette曾由于有色情内容而饱受诟病,但Monkey号称这个社区十分纯净,如今,所有的客服都通过他们开放的一个Snapchat账号来进行。
     00 后的陌生人社交,该怎么做?
    Pew Research Center在 2015 年针对青少年的媒体使用做了一个研究,其中有些数据值得注意,也被许多有关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学者引用:有76%的青少年至少使用一种社交网络,57%的青少年至少在网上交到过一个朋友。这个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还能够有效地帮助那些希望在网络上得到支持的青少年群体——包括残疾、身患疾病、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人群等等。

    如今,在这些青少年的生活里,覆盖率最广的社交媒体还是老牌巨头Facebook,然而就像我们抗拒和父母共享一个社交网络一样, 00 后也不满足于仅仅使用这些“过气平台”。
    Snapchat也许是一个更年轻化的尝试,Turner和Pasternak也承认了其在熟人社交领域的成功之处,然而他们对青少年的网络交友有着更高的期待:“在网络上,你能够说出绝不能跟生活中的朋友说的话,而且不会带来各种乱七八糟的后续事件。更重要的是,在Monkey上面你可以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
    就像已经有超过 100 万用户、专门针对高中生的AfterSchool一样,这个app让高中生有了一个匿名的封闭社区讨论身边的事,是高中生最大的社交应用,已经覆盖了全美的 200 个高中。每天都会有用户在上面匿名询问“如何向父母出柜”,“什么年龄能够开始性生活”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直接获得帮助的问题。
    “假如他们(指Monkey创始人)的判断准确,Facebook与Snapchat可能都需要警惕了。”Monkey和AfterSchool的早期投资人之一硅谷投资人郭威跟记者说。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会将他们常用的社交网络带入大学中,引起新的一波社交浪潮。
    曾经辍学创办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与发明“阅后即焚”的Spiegel都曾经有过他们的时代,未来, 00 后的社交网络会让我们惊讶吗?
郭威继续跟记者谈了谈美国 00 后的特点与他们的社交网络的市场潜力:
1.活在视频里的一代
    与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不同, 00 后基本从出生开始就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超过70%的美国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这样的成长过程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汲取习惯,对视频的接受度极高。
郭威认为,视频将承载着许多重要功能——将内容传达至 00 后、在新时代带来有效线上推广等等。
2. 通过某个很酷的爆款功能吸引用户之后,要不断推出新的玩法。
    大部分的 00 后社交用户对于平台并不“忠诚”,有着数个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 00 后社交产品基本上都符合这个规律:通过某个爆款功能吸引大量年轻用户,再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来吸引他们留下。比如Snapchat的Story功能,AfterSchool的线下活动功能,和Monkey的messenger功能等等。
3. 信息爆炸时代,kol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被放大
    Market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此前的一份报告表示,如今的年轻人比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要更倾向于由于社交网络来作出购买决策,而且这个倾向性的差别高达三倍。
“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在线是一个常态,”郭威说,“也因此会在教育、内容等各方面带来机会。”他认为年轻一代人对于网络KOL的信任度前所未有的高,这也是许多商业机会的落脚点。
    中美差异在减小,看好垂直领域社交
    除此之外,郭威在硅谷投资社交网络时,还观察到了一个重要趋势: 00 后的中国青少年与美国青少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科技发达的 21 世纪,两国青少年能够接触到的教育资源与各类信息的质量都在提高,也减少了文化差异的影响。
    “可以看到美国也在研究中国社交的玩法。”他说自己把陌陌介绍给AfterSchool的创办者Cory Levy,后者在立项之前彻底研究过陌陌的模式,并对郭威说这段经历帮助很大。再比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直播的主战场,AfterSchool最近也开始尝试开放直播频道。
    Emoji风靡全球也是一个网络文化趋于接近的重要标志,而这也给全球的社交创业者带来了竞争压力。“社交的差异化可能会越来越难做,未来很难再靠一个idea就打造爆款,需要在目标人群、功能、界面设计等多方面都下功夫。”郭威预测道。
    然而郭威仍旧看好社交领域——行业的细分曾经给人们带来过不少惊喜,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会继续。
    “比如以前没有人会觉得LGBT是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后来其实发现这个群体的平均收入与消费水平都比较高。”郭威解释道。
    青少年社交也是一样,也许最初人们看不到这个群体的价值,却会在此后发现游戏等品类在这类社交平台上有着更高的转化率、或者这个群体对于社交媒体营销的接受程度尤其的高。
参考资料
Krueger EA, Young SD. Twitter: a novel tool for studying the health and social needs of transgender communities. JMIR Ment Health. 2015;2(2)
Lenhart A. Teens, Social Media & Technology Overview 2015. Washington, DC: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备案编号:滇ICP备13002355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